2025年5月15日,经士智库创始人兼总裁田士臣博士应邀参加斯里兰卡 “地缘政治绘图师(Geopolitical Cartographer)” 智库组织的“印度洋海军力量:地区海上安全”研讨会,并发表演讲,演讲内容如下:
尊敬的拉尼尔·维克勒马辛哈阁下,佩雷拉海军上将(退役),各位嘉宾与听众:
非常荣幸能够出席本次关于“印度洋海军力量”的研讨会。作为一名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退役上校,我非常荣幸能有此机会就印度洋这一关键海域的海上和平与合作问题分享我的个人看法。我今天发言的题目是:《中国海军在维护印度洋和平与稳定中的作用》。
一、中国在印度洋的海洋权益
印度洋是中国国际贸易的重要海上通道,中国大量的能源进口与商品出口均经由此海域。因此,中国在该区域最核心的利益,与国际社会的共同利益是一致的,即:维护航行自由与海上交通线的安全。
由于我的博士论文正是关于国际法上的航行自由,且本次会议概念文件中也多次提及该议题,我愿简要阐述几个要点。
“航行自由”原则作为现代国际海洋法的基石,其渊源可追溯至格劳秀斯(Hugo Grotius)在其名著《海洋自由论》(Mare Liberum)中的论述。但若将中国历史上的航海实践(如郑和七下西洋)与西方探险者如达·伽马的航行加以对比,不难发现对该原则的理解截然不同。中国,作为亚洲文明的代表,历来将“航行自由”用于推动和平贸易与文化交流;而西方列强如西班牙、荷兰、英国与美国,则在历史上往往将该原则“武器化”,以之为殖民扩张与海上霸权正名。
当今谈及“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我们必须追问:谁来制定这些“规则”?这些规则是否真正具有普遍适用性,亦或深深植根于某些国家的既得利益与历史特权?就南海而言,美国频繁借“航行自由”原则对中国提出指责,但事实上,中国从未阻碍该区域的航行自由,相关海域的保险费率始终稳定。
应当指出,国际社会已有多个司法判例对该原则作出诠释,例如意大利与印度之间的“恩里卡·列克西号”(Enrica Lexie)案仲裁即对航行自由的内涵作出了明确界定。
二、解放军海军对印度洋海上军事安全的贡献
为共同维护航行自由,中国海军始终积极作为。自2008年以来,中国海军持续派遣护航编队前往亚丁湾与索马里海域,参与联合国授权下的国际打击海盗行动。迄今,中国护航力量已为数千艘商船提供有效保护,这些船舶不仅包括中国船只,也涵盖南亚、欧洲等多国的商船。通过提供稳定、可靠的护航服务,解放军海军为全球海洋安全作出了实质性贡献。
三、人道主义援助与灾害救援(HADR)
除安全任务外,中国海军亦积极履行在区域紧急灾害时的国际责任。在孟加拉遭遇严重洪灾、马尔代夫发生饮用水危机时,中国海军迅速响应,提供物资与技术支持。
在地震、海啸等自然灾害之后,中国亦派遣海军力量协助救援。这些行动并非出于政治考量,而是作为一个负责任全球海上力量的应尽之责。
四、尊重主权与国际法
中国始终尊重所有印度洋沿岸国家根据国际法、特别是《联合国海洋法公约》(UNCLOS)所拥有的主权、主权权利与司法管辖权。
五、应对信息欺骗与媒体误导
遗憾的是,近年来关于中国海军在印度洋活动的国际舆论日益受到虚假信息干扰。中国海军的常规行动——例如停靠港口、海上补给与例行航行——在部分媒体中被歪曲解读为中国扩张或挑战地区大国影响力的举措。正如总统阁下所指出,中国参与斯里兰卡汉班托塔港建设的合作,是公开透明的商业合资项目,然而却被炒作为所谓“海军扩张的基石”或“珍珠链战略”的一环。此类论调无视项目本身的经济逻辑与斯里兰卡的主权批准。
同样,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在斯里兰卡、马尔代夫等国进行的例行访问与友好补给行动,在取得东道国同意、公开进行的前提下,仍被错误地指责为“军事扩张”或“挑战印度”。这些指控无视包括美、法在内的其他大国长期从事的海军外交实践。
在对待中国海洋科考船方面,“双标”现象比较明显。法国的水文测量舰(如BEAUTEMPS-BEAUPRE)公开停靠斯里兰卡港口没有收到任何质疑,而中国的海洋科研船却频遭“间谍船”“安全威胁”等标签攻击,即便其行动完全符合法规并取得东道国许可,也常因第三方政治施压而被过度渲染。
这种选择性炒作,不仅损害中国在海洋事务中的正当权益,也人为制造地区紧张,误导公众将正常合作曲解为对抗性行为。这类出于地缘政治竞争的虚假叙事严重侵蚀国际舆论的公信力,并危及印度洋本应协作共赢的安全框架。唯有坚持事实、摒弃政治操弄,方能校正偏颇叙事。
我要明确指出:中国无意在印度洋投射影响或谋求主导地位。中国的国家议程设置,无论在国内还是国际层面,核心仍是发展。解放军海军依法透明、目标明确地开展行动。我们呼吁南亚国家,特别是斯里兰卡、孟加拉国、马尔代夫等友好伙伴,应独立、客观地看待相关议题,不受外部压力与虚假舆论所误导。
我们欢迎斯里兰卡与美国、印度等国开展防务合作,但这类合作不应针对第三方,更不能以损害中国利益为代价。
结语
中国海军是一支致力于稳定、合作与和平的力量。我们在印度洋的行动本质上是防御性的,旨在保护海上贸易安全、促进国际安全合作,并应对人道主义需求。
本着开放与地区友好的精神,我们欢迎与南亚各国持续对话、相互尊重、深化合作。让我们共同努力,建设一个和平、安全、互利的海洋未来。
谢谢大家!